个岛上所有人都说谎话”这个悖论,《二十二条军规》也是在一个严密的悖论框架之下。
就是说,小说本身是以悖论的方式构成的。
尤奈林最后还是选择出逃;上至队长,下至随军牧师,他的伙伴们都帮他出逃。
他要逃的时候,还堂而皇之地说了这么一段话,他说,“我不是因为要逃避责任,我是迎着责任而上,我是为了救自己生命而逃,这绝不是一种消极”。
他对自己从战场上逃跑的行为完全取一种解嘲的方式,有一点像我们的阿Q。
还有一个例子,举我的小说《风流倜傥》。
小说主人公藏币收藏家大牛是一个喜剧人物,哪怕他去谈恋爱,哪怕他从事那么高尚的职业,他对所有事情都是以一种高度喜剧的态度来对待。
他本来一直穷困潦倒,一直以善意的谎言、贪图小便宜等等各种方式受到大伙的嘲弄。
这个人物的结尾本来倒是一件美事;终于有一个从澳洲来的女孩很仰慕他,女孩家里又都是澳大利亚文化部的官员,女孩回去以后,马上邀请他赴澳举办个收藏展览。
等大牛高高兴兴地拿到签证的时候,乐极生悲—一段楼梯有七级阶,也太得意太兴奋了,七级阶想一步迈下去,结果他一步跨到最后一级,脚脖子一下子扭断了。
后来确诊为骨折,大夫说他三个月不能动,而签证的有效期刚好是三个月。
这也是很典型的以解嘲的方式结束喜剧人物的命运。
以上这五种方式,应该说都是比较经典的结局方式。
我们说“经典”,一般指是20世纪以前的写作。
进入20世纪,文学开始有一场比较大的革命,有很多说法,比如有称为“现代主义运动”。
可能最早有革命性影响的是当时聚集在巴黎的一批来自各国的作家。
不一定是法语作家,很多是英语作家。
20世纪初这场文学革命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。
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。
世界大战对西方哲学的演变肯定有很大冲击,由此引发哲学上的种种发展变化,很复杂,很难去归纳。
但是我想有两个方面肯定都绕不开,一个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,存在主义一个核心概念是荒诞也可以说是荒谬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