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《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》,由网络作家“张振鹏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《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》从父母的修养、处世、学问、智慧、威信、意志、心态、习惯、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,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“修”自己的“身正”,辅以“教育孩子的方法”,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。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,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。因为,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。所以,父母必须品行端正,身体力行,言传身教,千万不能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,在外面一个样,在家又是一个样。父母先做到,再要求孩子做到。父母自己做得差,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,孩子是不会接受的!为了让父母成为孩子
《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》精彩片段
修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、心理状态、道德品质等达到一定高度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性魅力。而父母的个人修养对于孩子和家庭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。父母都对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期望,但在期望的背后,父母本身却受到了自身条件的制约。这种制约让父母无法给与充满潜质的“种子”以肥沃的土壤、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……据调查,成功人士中80%以上的人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,其父母也都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。大多数父母都不是天生的教育家,是孩子给了父母这个机会,为了孩子,请父母从提高修养开始。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就像一面“镜子”,把父母的面庞、身材、凌乱的头发、不合身的衣服、粗鲁的言行……照得一览无余。想让镜子前的自己更端庄一些吗?那就重新整理头发,穿上合适的衣服,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……只有我们自己改变了,孩子“镜子”中的我们才会改变。自然,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获得他受益一生的东西。『经典事例』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。他自小勤奋好学,饱读诗书,不仅颇有文学修养,更是具有正直、坚韧、清廉等高尚品质。在国家被元兵侵略时,文天祥招集义军坚决抵制外侵。之后,他虽不幸被俘,但在狱中,大义凛然,终以不屈而惨遭杀害。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、《过零丁洋》等诗作激昂、悲壮,处处渗透出这位爱国志士的忠贞气概。而这个可歌可泣的人物,作为一面镜子,又反照出怎样的父母?文天祥的父亲文仪,性格豁达,注重道义,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乡间儒士。文天祥的母亲曾德慈,善良贤惠,知书达理,配合其夫为文天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。文仪酷爱读书,且兴趣广泛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无不涉猎。他经常手不释卷,而且外出时,如果遇到喜好的书籍,即使手头没钱,也要典当衣物买来阅读。每次买来的新书,文仪都要自己先学习,有些许心得都会和文天祥一同分享。不仅如此,文仪会把书籍中警言佳句摘录下来,作为文家子弟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,贴在家中书斋的墙壁上来时刻提醒孩子们修身立志。文仪很喜欢竹子,并把书斋修建在自家的竹林中。他欣赏竹子即使在严寒冬季,依然苍劲挺拔的坚强不屈。也经常以此来激励子弟要有竹子般的品德。文仪还特别敬慕古圣先贤的优秀品质。在他的影响下,那些仁人志士的英雄气概也默默地渗透在文天祥的心中。最终,文天祥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下,成为了一个同样喜好读书,并且拥有竹子一样坚忍不拔气节的民族英雄。他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千古绝句,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、为人民而奋斗不息!『教育感悟』儒家经典著作《孝经》说: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意思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流芳百世时,不仅光耀了门楣,更是彰显了父母的德行和对他的良好教育,这就是“孝”的圆满。其实,每个孩子都在“显”父母。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点、缺点都完完全全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型,也许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,但根基一定相同。比如:一个会用柔和语气开导别人的孩子,其父母就肯定具备了循循善诱、柔声细语的特质;一个会大声顶撞别人的孩子,其父母肯定有大嗓门、善辩解的特质等等。所以,作为家长不要惊讶孩子怎么会这样让人感动或者让人难过,因为他早已具备这些“潜质”。在生活中,我们见过有的孩子出生不久就会皱眉头。我们会纳闷:才多大的孩子就会皱眉头?经过观察,原来孩子的父母有皱眉头的习惯。这时,我们会说:“这孩子,骨子里都带着他父母的习惯。”没错,“骨子里”就带的。那么,“骨子里”是哪里?就是怀孕期间。所以,与其说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,等待着父母作画,不如说,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,做父母的就开始拿着“无形的画笔”作画了。那么,孩子一出生,就等于爸爸妈妈把尚未完成的画呈现给大家了,爸爸妈妈们看到了吗?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,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在他看来,父母对自己的要求,对自己家庭的尊敬,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,才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。如果我们都能明白这些,并在生活中都力争做到,那么,教育孩子真的一点都不难。『身体力行』孩子很多时候会让父母感到困惑、无助、彷徨、气愤……也许您会忍不住训他、吼他、甚至动手教育他,没有关系,等夜深人静时,问问自己:孩子为什么会这样?孩子身上有没有自己的影子?孩子是不是正在拿镜子照我们?1.从孩子的言语行为中,反观自己。如果孩子弄坏了玩具,我们第一反应是责备。但从中我们是不是该观察一下孩子平时对待物品的态度,这个态度很可能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。当孩子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中大吼大叫,甚至动手推搡时,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反省自己:生活中的我们在急躁时容易大嗓门,而且没有足够的耐心好好说话,甚至与另一半动手。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都是父母一言一行的体现。通过孩子的映射,请多“观照”自己。2.用行动去改正发现的问题。当我们有了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时,请用行动去改变。比如:对待物品的动作是不是该轻柔些;说话的声音是不是该低一些;着急时,是不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,等等。只有我们自己改变了,孩子才会真正改观。这时,孩子学到的不仅是某种习惯的养成,更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一个宝贵的品质:不断自我反省和提升。如果孩子有了这种能力,生活不会不幸福。3.认识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影响。马卡连柯说:“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,或教导儿童,吩咐儿童的时候,才教育着儿童。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,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。你们怎样穿衣服,怎样跟别人谈话,怎样谈论其他的人,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,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,怎样笑,怎样读报……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……”所以,父母要认识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影响,并注意给孩子做好示范。『教子参考』平时在生活中,父母应该怎样教导孩子呢?1.用柔和的态度给孩子讲道理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社会知识都处在学习和储备阶段。所以,孩子可能不会做一些大人认为很简单的事,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。此时,父母应该慢慢给孩子讲清道理,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不对的,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,绝不要以责备和打骂代替。2.一定要以身作则。耐心讲道理确实很重要,但始终是空空洞洞的讲解,最多也不会超过几小时。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却是从早到晚,时时刻刻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,孩子用眼睛看到的、感受到的是具体的、活生生的形象。两者相比,行为比言语更有力量。所以,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,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在家庭中,孩子不仅听父母的说理教育,而更注意父母的行为举止。若父母的品德行为高尚,待人接物文明礼貌,关心爱护孩子,孩子就会对父母尊重和崇敬,并以父母为榜样效仿。3.注意言行要一致。在教育孩子时,说出来的道理,一定要有相应的行为。不能说一套,做一套。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,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,自然孩子就不会信服,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。比如,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说谎,可自己在生活中却对别人说谎,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。所以,父母言行一致,才能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为孩子作出表率。『教育名言』有此父斯有此子,人道之常也。——(中国)《孔丛子》不知其子,视其父。——(中国)《孔子家语》父母身正,孩子不令而行做父母的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,无论父母们现在处于什么状况,只要您愿意为了孩子有不断改变自己的意识,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为,就会在无形中奠定孩子一生不可磨灭的德行基础。正如俄国文学家列夫·托尔斯泰所说:“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,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。”所以,父母一定要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,为孩子撑起健康成长的生命之帆,为孩子点亮人生道路的明灯。『经典事例』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李禾禾。2001年,李禾禾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,而后,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。李禾禾成功的背后,固然有自己的勤奋努力,但也是与父母的教育分不开的。关于对孩子的教育,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认为,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在李禾禾在5岁时,秦小梅女士的一位朋友遭遇了大的挫折,并打电话过来哭诉。秦小梅就安慰道:“别哭了,擦擦眼泪,问题总可以解决的”。之后不久的一天,李禾禾幼儿园老师说,每次有小朋友哭闹着要回家的时候,禾禾就会走上去劝人家:“不要哭了,马上就到星期六了,马上就可以回家见爸爸妈妈了。”他一边劝,一边还给小朋友擦眼泪。秦女士才明白是自己劝朋友的情景印在了禾禾心里。还有一次,为答谢一位朋友,秦女士在与朋友交谈时,多次提到了“感谢”一词。第二天,秦女士在给禾禾顺手递东西时,禾禾竟然说了声:“谢谢妈妈!”经过这两件事情,秦女士更加意识到,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。她认为,学龄前的孩子接纳、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特别强,父母千万不要低估“身教”的力量。父母自己身正,孩子就会很好教,甚至不用教。『教育感悟』今天,很多孩子不服父母的管教。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,父母对其指责和批评时,孩子会用语言或表情表示出明显的不满。当孩子年龄小时,他只是在表示强烈的反抗,等他长大了,他可能会质问父母:“为什么指责我,你做到了吗?”虽然这句话是对父母的大不孝,但他也确实真是在提醒父母:你们做到了吗?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房间很乱,并提醒他要收拾整齐时,我们是不是有随便摆放物品的习惯?当我们埋怨孩子放学回家晚不提前告知时,我们遇到同样情形有没有及时通知家人的习惯?当我们不解孩子很小就讲究穿着时,我们有没有过分注重外表的习惯?……如果我们可以把用过的任何物品放回原处,如果我们心存家人并及时与其保持联系,如果我们穿着大方得体但并不以此作为提升自己价值的重要条件……如果我们这样做了,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效仿,即使有不当之处,经父母提醒,孩子也会信服,并付诸行动。所以,父母只有端正了自己的言语行为,孩子身上才会产生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良好教育效果。『身体力行』作为父母,我们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,即使是一些不经意的对话和动作,都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。所以,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1.注意言语要谨慎。在生活中,不难发现有些孩子跟父母说话很像,特别是语气。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,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毋庸置疑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说话温和礼貌,那么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习惯说“谢谢”或“对不起”;我们希望孩子和同学友好相处,而我们自己有没有私下谈论是非人我的习惯;我们希望孩子真实、坦诚,我们会不会在家里电话响起时,告诉另一半“就说我不在!”这样,孩子学到的是什么?不但没有接受正面的影响,而且学会了说一套,做一套。所以,言语的谨慎是一定要注意的。2.父母的行为,造就孩子的行为。有一个男孩,他的爱好就是看书,他每天如果有2个小时没有看到书,就会很难受。原来,阅读是他父母的一大爱好,父母广博多闻,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个人修养。不难看出,有怎样的父母,大多就有怎样的孩子。所以,一个勤劳的母亲,很难教育出懒惰的孩子;一个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的父亲,他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的帮助别人;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,很难看到孩子脸上的阴霾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德,我们父母首先要成为自己希望的人。3.不忽略生活的小细节。有些孩子在上课时,打喷嚏的声音很响,尾音拖得很长,而且不懂得用手掩住口鼻。喷嚏打完,大多都会引来同学们的嬉笑,特别是周围同学的嫌弃,因为他喷出的口水溅到了其他同学。能不能怪这个孩子?不能。因为没有人教给他如何打喷嚏。而且,一个不用怀疑的事实是:孩子很亲近的家庭成员绝对是这样打喷嚏的。也许有些父母认为,打喷嚏是个什么大事?不错,这是小事。而小事恰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习惯,习惯影响了人的性格,而性格又决定了命运。我们可能在想:“我孩子运气不好,这次面试又没成功。”对,说不定,他就在面试时,打了一个如此的喷嚏!4.培养生活情趣。经常听别人说:日子就像复印过的一样,今天、明天、后天……都是一样的。的确,生活大都是柴米油盐的平淡,而平淡中的乏味,让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无助。但如果在平淡中增加一些情趣,孩子就能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父母。我们可以培养一两样兴趣爱好,比如音乐、艺术、园艺等,也可以适当的关心一下时事形势,如果能适时的组织一次家庭户外活动就更好了!或者利用闲暇陪孩子逛逛图书馆、博物馆等等。一般情况下,一个有兴趣爱好的人不太会感受到生活的无趣。即使您没有特别的爱好,千万别懒于调节生活。这种调节很像是在忙碌中吸了一口新鲜的氧气,让我们精神焕发,才有心情去关照自己,关照孩子。『教子参考』除了自己的身体力行外,我们也需要教育孩子,那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呢?1.在自己情绪不定时,不要教育孩子。当父母言语行为得体端正时,自然会把“正气”传给孩子。但我们很难避免在生活中、工作中、与人交往中会出现极度的愤怒、悲伤、喜悦等情绪。此时,我们很难用清醒和理智的方式来教导孩子。所以,如果我们无法平静下来,就请暂时离开现场,或者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。等自己明确自己已经平静之后,再和孩子好好谈心。2.要求孩子做事时,注意态度要温和。很多时候,我们意识到“让孩子这样做”会对他有好处。但此时,我们可能尚且没有养成“这样做”的习惯。作为父母,一定要用温和的态度,但不是恳求或者讲条件。比如:我们希望孩子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,可以说:“来,该吃饭了,我们一起先洗手!”而不是:“快去洗手!”即使我们已经做到了,对孩子也是温和的提醒。比如:“你的房间是不是该收拾了?”或者“要不要妈妈帮你?”而不是“快点收拾你的房间,这么乱!”我们尽量做孩子的提醒者和帮助者,而不是爱抱怨的监工。3.如果孩子提醒我们,请虚心接受。虽说父母身正,孩子不令而行。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,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能说会道。在家庭中,可能会出现孩子疑惑:“爸爸妈妈都没做,为什么要我做?”如果孩子说的是对的,请父母不要发怒,不要辩解,而是温和地对孩子说:“对,妈妈以前做的也不够好,但希望你做的更好,我们一起努力!”说完之后,你就能看到孩子敬佩的眼神。『教育名言』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(中国)《论语》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。——(中国)《大学》孝养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。《孝经》云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,应该知恩报恩,孝敬父母。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是最基本的,还要给父母好脸色,让父母安心、开心。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、最伟大的,我们一生都报答不完。对父母长辈尽孝,是人性善良最根本的体现,是为人子女的本分。『经典事例』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。每当他受到父亲、继母责骂时,第一个念头是:“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,才会让他们生气!”于是,他便仔细地检省自己的言行,想办法让父母欢喜。如果他的异母弟弟刁难他,他不仅能包容,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,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。他还经常自责,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,得到父母的欢心。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、异母弟,多次想害死他:舜的父母和弟弟趁着舜修补谷仓顶时,从谷仓下纵火,而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;他们又在舜掘井时,往下埋土填井,舜掘地道逃脱。事后,舜毫不嫉恨,仍对父亲恭顺,对弟弟友爱。当时的尧帝知道了大舜的孝行,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;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,把帝位传给了舜。舜登天子位后,仍然恭恭敬敬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。皇天不负苦心人,舜的孝心孝行,终于感化了父母,还有弟弟。《孟子》云:“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为者,亦若是!”舜是谁?我又是谁?舜能够这样孝顺,我们也能。因为我们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、至敬、至仁、至慈的心。假如我们能以大舜为榜样,尽到“孝亲顺亲”的本分,一定能缔造幸福美满的家庭。『教育感悟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孝”这个字一直得到很高的重视,如《三字经》说:“孝于亲,所当执。”《弟子规》说:“首孝悌,次谨信。”《孝经》也说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……这充分说明了“孝”在传统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。中国人自古讲求孝道,孔子言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意思是,父母的身体健康,作为儿女的应该时刻挂念在心。但是,根据一些数据显示,现实的情况却不容我们乐观。针对北京某中学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:有近50%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,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。有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、孝敬长辈,有些家庭甚至出现了“倒孝”现象,有人对此说:“孝子,孝子,孝敬儿子。”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和心酸。很多孩子不会不记得自己的生日,在生日的那天大都会受到父母的祝福和礼物。但是,父母的生日孩子却很少记得。之所以会这样,一方面是父母忽视了对孩子孝心的培养,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父母自己的孝心就不够,没有给孩子作出好的榜样,致使孩子认为不孝父母理所应当。孝心,对于人来说既是一种责任,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。一个不会尽孝的人同样不会尽忠。中国有句俗话,“忠孝不能两全”,但请试想一下,一个连至亲的父母都不懂得孝顺的人,能对别人有真情吗?能为了集体的利益、国家发展而忘我工作吗?答案显而易见,一个不孝父母的人,不可能是一个勇于付出的人。可见,是否懂得孝顺父母,不仅表示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做人的基本标准,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拥有幸福的生活。因为,孝心是一切美德的基础,没有孝,其他美德就像空中楼阁。古语说,“百善孝为先”,就说明了这个道理。“孝,其为人之本也”,只有懂得孝顺父母的人,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。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充满真情的世界,已经足够伟大。所以,我们要孝顺父母,给孩子也做一个好榜样。『身体力行』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孝心。有这样一个故事:一对夫妻将老母亲装在筐里,准备丢到河里。他们3岁的儿子说:“你们丢完奶奶之后,不要把筐也丢了啊。以后我用他也好丢你们!”夫妻听后吓出了一身汗,立刻将老母亲从筐里扶出来,从此好好地伺奉。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不言自明。现在很多年轻父母,当着孩子的面,对父母不孝不敬。要知道,这一切都烙印在孩子心中,很可能在将来某一天,孩子就会同样对待你。所以,父母在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下一代的同时,不要忘记对上一辈老人的孝敬。父母对长辈的孝心如何,将直接影响孩子。真孝心,假孝心骗不了孩子。我们要对自己的孝心做一番反省,在自己身上求真,孝心的种子就会撒播到孩子的心中。谁都有老的那一天,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。对老人都不孝不敬,怎能期望孩子对自己孝敬呢?1.从小事做起。孝敬父母并不一定是做了什么大事,真正的孝顺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的。比如,不但要常回家看看,更要常回家干干,帮老人干点活,不能在父母家做吃等喝。时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,给父母洗洗脚,陪父母聊聊天,在父母生日时献上一份礼物,说一声“生日快乐”,等等。2.给父母一个好脸色。孝顺父母,关键在于给父母一个好脸色。《论语·为政》有这样一段话:“子夏问孝。子曰:‘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子夏请教老师什么是孝。孔子说:“做孩子的要尽到孝,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。今天所谓的孝,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,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;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,尽量做到让父母长辈有吃有喝。但是,这样做就可以算‘孝’吗?”其实,给父母吃喝,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并不难,难的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。所以,孝顺父母并不是只给他吃的、穿的,而是随时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,不是一张爱搭不理的臭脸。否则,即使让他们天天吃山珍海味,而对父母恶脸相向,父母也不会开心。也许给父母一时的好脸色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给父母好脸色。所以,我们应该永远记得“色难”这两个字,永远给父母一副好脸色,让父母永远开心。因为好脸色是孝的基础,只有我们能时刻给父母好脸色,我们才会主动去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,真正让他们感到宽慰。3.对父母的言语要恭敬。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言行不恭敬,就谈不上是尊敬父母,更别说孝顺了。殊不知,我们粗鲁的言行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。所以,对父母孝敬,一定要言语柔顺。4.回报父母之恩。俗话说得好,“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”。一位女士曾意味深长地说:“一直想给爸妈最好的回报,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做。我就是在为他们付出十倍、百倍,也难抵上他们对自己养育之恩的十分之一、百分之一。”尽孝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,而是要看我们对父母发自内心的那一份诚敬心。尽孝没有贵贱之分,只要有诚敬心,在任何时候,在任何情形下,我们都能尽心尽力去做到让父母开心,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,更不惹父母生气和伤心。我们不仅要重视父母的物质生活,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。5.尽孝不能等待。孝敬父母不能等。古语说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人的生命有限,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时,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孝敬父母。所以,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,尽心尽力去做一些父母喜欢的事,哄他们开心,让他们有一个安详的人生!『教子参考』孝心,可以让家庭和睦,幸福温馨。有调查表明,三代同堂的家庭,如果中间一代人孝敬长辈,那孩子一代就会懂得孝敬父母、祖辈。这样,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,而且互相关心,互相宽容,就会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,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。所以,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懂得孝顺父母长辈,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。1.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。要让孩子从小知道,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。给孩子多讲一些古今孝敬的故事,也可以给孩子剖析一些反面的“教材”,让孩子通过形象去理解。要让孩子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,懂礼貌,平时让孩子适当分担一些家务劳动。比如,收拾房间、洗衣服、洗刷餐具等。用餐时遇到自己喜欢的食品不独占,礼让长辈。2.教给孩子“孝”的细节。培养孩子的孝心,父母还要注意教给孩子孝心细节。比如,教给孩子每天早起向长辈问好,上学、放学主动打招呼,如:“爸爸、妈妈我上学去了。”“爷爷、奶奶我放学了。”晚睡前主动向长辈问好。父母下班回来主动问候“您幸苦了”,并送上一杯水。让孩子知道长辈的年龄和生日,长辈生日时要主动问候,力所能及地为长辈准备礼物,如为长辈做菜,自制礼物、购买小礼品等。能主动照顾生病的长辈,如端水,喂药,做简单的饭,会安慰病人。每天主动地和父母交谈,有事和父母商量,不对父母发小脾气……3.让孩子有一颗“大孝”之心。自魏晋以来,就提倡“以孝治天下”。关于孝道,最著名的书就是《孝经》。《孝经》告诉人们:不仅孝敬父母,还要“大孝”,即孝天下,爱天下所有的人。也就是说,孝敬父母长辈是“小孝”,成家后用同等的心去孝敬双方的长辈算是“中孝”。普天下的人都会老,孩子也要做父母,所以,要能用平等心孝敬天下的父母,视天下父母如自己的父母,正如《弟子规》上说的“事诸父,如事父”,这才是“大孝”。让孩子懂得“大孝”,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也会视领导为父母,做了领导后视员工为子女,就会更好地工作。『教育名言』事,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,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——(中国)孟子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——(中国)《孝经》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习惯性的行为,是一种内在的潜质,是获得幸福和成功必备的条件。作为父母,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,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,才有敏感度去引导孩子。而责任感既然是一个习惯性状态,说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我们忽视。所以,请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,和孩子一起体会以强烈责任感做事的轻松和喜悦。『经典事例』罗纳德·里根是美国第40任总统。里根在成长过程中受父亲影响很大,他的父亲约翰·里根虽然是一个普通的鞋店售货员,但懂得什么是对孩子的真爱。在里根11岁那年,因为燃放爆竹被警察罚了美元。当时的美国,一美元能买10只生蛋的母鸡,这些罚款相当于125只母鸡的价钱。父亲替他交了罚款,但却要他归还。为了还父亲的债,里根只能边刻苦读书,边抽空辛勤打工挣钱。他到餐馆洗过盘子刷过碗,也捡过破烂。半年后,他终于挣足了美元,还给了父亲。而父亲也肯定他是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,相信他将来定有出息。里根后来回忆往事时,深有感触地说:“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,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。”这位看似平凡的父亲,能如此严格的教育儿子,说明平日里的他一定是个很负责人的人。如果里根的父亲没有强烈的责任感,他也许会和警察争辩,也许会请求少交一点罚款,也许回家会训一顿里根,也许不会有让儿子还钱的想法,当然也许看儿子为了还债那么辛苦而收回成命……他没有这样做,因为这个父亲懂得责任对人一生的重要。『教育感悟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,作为父母,要想培养孩子有责任心,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家庭责任意识。有的父母,不知道自己家的物品放在哪里,也很少参与家务活的劳动,把家务活交给保姆或是自己的父母来做,甚至对家庭成员的行踪漠不关心……自己就像是家里的客人,家也好像是一个旅馆。这样的“责任心”,如何培养有责任心的下一代?而责任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境遇。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,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者,也是生活的享受者。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乐于付出,做事认真而不敷衍,乐此不疲地享受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。比如: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医生,会努力地救死扶伤,不会因为人家有没有贿赂他而对病人掉以轻心;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老师,会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,不会因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而另眼相看;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,不但不会触犯法律,还会努力维护社会安定;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,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,从而真正影响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孩子……『身体力行』教育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,如果平日里,父母们如果能坚持这样做,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受到强烈的感染。1.尽心尽力对待身边的一切。尽心尽力是一种生活态度。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会只对工作尽职尽责,而对生活敷衍了事。如果真是如此,那种表象的尽力也只是出于某种利益罢了。所以,我们应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而不是混日子。生活中,我们应该善始善终地对待任何一件事情。与人交往中,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要诚实有信。对待家人、朋友,请给与经常地问候和关心,并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。不仅如此,还应该注意不要忽略家庭中的任何一件小事,包括及时修理好家用电器,认真做饭,打理好家务……这些都处处体现着我们的责任心,因为责任心就是尽心尽力的心,不是将就凑合的心。如果我们能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就会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意识,也自然会懂得如何有智慧地为孩子付出。2.少说推卸责任的话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尽人意的情形,比如:和同事合作不愉快,此时请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对方,要反省一下,难道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?其实,当任何一件不开心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,其中一定或多或少也有我们的责任。所以,遇到这种情形,一定不要抱怨、责备,因为这暗含着推卸责任的心态,是会影响孩子的,当他遇到不顺心时,他会习惯性地指责别人。这样,培养孩子有强烈的责任感就不容易了。3.多为他人着想。一个责任感不强的人,一般是比较自私的人,是只在乎自己感受的人。责任感源于哪里?源于为他人着想的心。我们为人父母,在生活中、工作中多点付出少些计较,多点体谅少些埋怨,多点理解少些要求,多换位思考少唯我独尊……这种力量很强大,会让我们自己和孩子一同树立起强有力的责任感。『教子参考』作为父母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,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实践过程。这个过程会增加孩子很多“责任感”的体验,不断积累后会使孩子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的强化和提高。所以,父母千万不要越俎代庖,而是这样帮助孩子:1.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。孩子无论是2岁还是5岁,都有他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。比如:帮父母端杯水、擦桌子、扫地,等大一点可以帮着洗碗、洗菜、洗小件衣服等等。千万别小看这些小事,这不但可以培养孩子为家庭承担的意识,更是在无形中培养他的责任感。这个过程,父母们最易出现的就是急躁,看着孩子笨手笨脚的干那些大人两三下就能做好的事情,很容易说:“算了,算了,我来吧!”要记得,我们的用意不是赶快把事情做完,而是培养孩子。所以,父母们要耐心地对孩子提供帮助,告诉他:“不要着急,慢慢来。”等孩子做熟了,就可以让他经常做,千万别忘记给予明确的鼓励和肯定。2.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物品。孩子的生活空间很细致,他的家当无非是一些铅笔、橡皮等文具或是一些小物件。父母们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管理物品的习惯,自然是在培养孩子小小的责任心。有这样一位爷爷,又一次在孙子的铅笔盒里发现了不属于孙子的铅笔。看看这位爷爷多么细致,他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文具。爷爷一再追问这是谁的铅笔,孩子也稀里糊涂的。爷爷说:“借用完别人的东西,一定要及时的还,明天要找到失主,并还给他,而且记得道歉。”其实,这位爷爷也是在提醒父母:孩子的责任心就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。3.鼓励孩子勇敢承担责任。孩子们在相处时,难免出现小打小闹的情形,孩子可能会来告状,在耐心听完他们讲述之后,就问孩子一个问题:“在这个过程中,你错在哪里?”让他们各自检讨自己的过失,并互相道歉。其实,帮助孩子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,就是在培养他强烈的责任意识。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破了谁家的玻璃,或损坏了公共物品。不要责备,请孩子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,从中帮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。当然,去给损失的一方承认错误是必须的,但并没有结束,请一定要支持孩子赔偿物品。这是孩子懂得负责任的开始。这个过程中,虽然孩子有错,但别忘了肯定他的诚实和勇敢。4.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。很多孩子做事都虎头蛇尾,长此以往,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责任心。所以,父母一定要选难度适当的任务让孩子完成,在这个过程中给与适当的帮助和监督,提醒孩子不轻易放弃,养成有始有终的做事习惯。这样,一方面能培养他做事的信心,也能培养他做事的责任心。『教育名言』—个人若是没有热情,他将一事无成,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。——(俄国)列夫·托尔斯泰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,而是我们需要对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。——(美国)费洛姆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,都有不同的心态,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,而这种感受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。一个心态越平和、越懂得感恩的人,越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。作为父母请从感念亲恩开始,推及感恩身边的一切。相信在父母的榜样下,孩子会懂得分享,懂得付出,懂得回馈。只有这样,我们会和孩子一起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。『经典事例』翟俊杰是八一制片厂的一级导演,他提倡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。他拍摄的很多作品让中国人民深深地感动,更让大家敬佩的是,他是一个知道感念父母之恩的孝子。1941年出生的翟俊杰导演,在5年前的一次访谈节目中说:“我今年63岁,我的老母亲86岁,我这样的年纪,回到家,还能喊一声妈,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。”他平时的工作虽然很忙,但只要有空就回家陪母亲,和母亲聊天,给母亲捶背、洗脚、剪指甲……他还曾把母亲接到拍摄现场,好让自己能天天陪母亲。拍摄期间,翟导夜里拍完戏回到住地,看到母亲熟睡得像个孩子,他都会感到特别温馨。当有人赞叹他的孝行时,他都会说:“我做的一切确实算不了什么。当老鸟老得在窝里不能出来找食时,小鸟还知道叼个小虫子反过来喂老鸟,何况我们人呢?”翟导不但对母亲感恩戴德,还引导他的子女们感念母恩。1976年,他的孩子断奶时,他把太太的乳汁装入三个小瓶里,密封保存了下来。二十多年后,在他的女儿翟小乐结婚的那天,翟导就把从箱底拿出了他珍藏了多年的小瓶子。令他感到惊讶的是,白色的乳汁竟然变成了鲜红色。他感叹地说:“母亲的乳汁真的是血变成的吗?我们真的是由母亲的血养大的啊!”当女儿知道瓶子里装的是母亲的奶水时,她一下跪在地上,泣不成声……在翟导的影响下,他的儿子翟小兴也是一个孝子,特别懂得感恩,对父母、对爷爷奶奶都是关怀备至、体贴有加。正是因为翟俊杰对亲情、对母亲有无比的感恩之心,才会独具一格地用“保存乳汁”来教育下一代。翟导身体力行,知恩、感恩、报恩,不仅影响着他的家庭、他的子女,也影响着周围的很多人。『教育感悟』母亲的乳汁是由鲜血变成的,这可能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生命的秘密!经过岁月的沉淀,白色的乳汁变成了红色,母亲的乳汁就是母亲的心血!翟俊杰导演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孝心是感恩心的源泉。父母为我们儿女无私地、默默地做着一切,永远不会怨恨我们、讨厌我们,无论我们走多远,他们都会等我们回来。看看那些在监狱里的犯人,他们虽然曾越走越远,但永远等待他们回来的是父母。因此,如果我们连父母之恩都不懂得感激,我们怎么可能感激周围的人,又怎么会去感恩生活……作为儿女,不要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而是主动为父母做些什么,不是把一叠一叠的钱给父母就好,而是一句问候、一次探望、一顿可口的饭菜、一颗体谅父母的心……只有实际的付出,才会感同身受,才会理解他人,才不会抱怨,才会对周围的一切满足和珍惜。所以,要想活得幸福,必须学会感恩。而学习感恩的最佳场所是家庭,练习感恩的最好对象是父母,教导孩子懂得感恩的最好效果是:做出榜样。『身体力行』为人父母,如何才能有一颗感恩心,请试着这样做:1.感念亲恩,孝顺父母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。想想看,我们小时候,父母多少次弓着腰,拉着我们小手教我们蹒跚学步,而今,我们是不是会催促父母加快脚步?曾经,父母讲过多少重复的故事来哄我们入睡,而今,我们会不会阻止父母讲那些陈年旧事?曾经,父母耐心地解答着我们每一个“为什么”,而今,当父母请教我们新事物和新科技时,我们会不会不耐烦地敷衍?……其实,感恩父母是每一个人的本分,这种感恩是对一切事物感恩的基础。生活中,请对父母和颜悦色,请常常看望父母,请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,请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心愿……请多为父母“做”些什么。如果,我们能用真心、用实际行动感念亲恩,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做的更好。因为孩子的心更纯、更无瑕!2.感念老师培养之恩。俗话说:父母给了我们生命,老师给了我们智慧。我们每一个人成长成现在有知识、有能力、有思想的成年人,特别是我们具备了获得成功的特质时,最不能忽视的是老师的恩德。我们在学校里学过的知识可能早已忘记,可能根本就用不上,但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,老师培养了我们很多能力:思考能力、创造能力、组织能力等等。所以,请常常感念我们的老师,请在教师节道一声:“老师,谢谢您!”如果父母懂得感恩老师,孩子会自然听老师的话,因为他在父母身上体会了老师的辛劳。3.感恩生活的每一个际遇。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、艰辛、疾病、灾害等,这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体会,但好在这些体会总会结束。所以,等待结束的过程,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。如果您丢了钱,请庆幸那不是您全部的家当,并且小偷在提醒您:下次要当心哦!如果您生病了,请庆幸查出的时间早,并且身体在提醒您:要改变生活习惯喽!如果别人嫉妒您、毁谤您、甚至陷害您,请感谢他们教您学会了坚强、反省和忍耐。如果,我们能在每一次不幸中发现经历本身在提醒我们什么,我们自然而然会对生活升起感恩心。4.记得经常说“谢谢”。在生活中,父母应该记得常常表达感谢。比如:在接过他人递过来的东西时,在收到别人的问候时,在有人帮助我们时,请真诚地说声“谢谢”。会表达感谢的我们,自然会影响孩子学会感恩。『教子参考』生活中,父母们除了以身作则之外,应该这样引导我们的孩子:1.多提供孩子习劳的机会。俗话讲:习劳知感恩。只有亲身经历劳动的过程,才会感恩劳动者的艰辛。所以,在生活中多让孩子做家务,让他亲身体会父母的不易。多鼓励孩子帮助别人,让孩子体会收到感谢时的快乐。如果有机会,多带孩子去孤儿院、养老院之类的地方,让孩子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。2.提醒孩子表达感谢。当孩子在生活中获得帮助时,父母要提醒孩子表达感谢。比如:公车上一位女士扶了一把差点摔倒的孩子,做父母的不仅要真心说“谢谢”,而且还要提醒孩子:“快!谢谢阿姨!”当孩子在学校获得荣誉时,要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,让孩子懂得感恩。3.对孩子的感恩心给与及时的肯定。当小孩子第一次向父母表示“您辛苦了”、“谢谢妈妈”等心情时,父母不能说“你把书读好了就行了”,而是肯定孩子的感恩心,可以说:“谢谢你,我的孩子懂事了,知道心疼妈妈了!”获得鼓励的孩子会给我们更多惊喜。4.对周围的负面影响给与正确引导。有时候,孩子会碰到一些负面的宣传:比如:“动什么别动感情”、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、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……对于这种明显违背伦常道德的荒谬言论,做父母的要给与正确的引导。孩子要问起来,我们应很明确的告诉他:“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,一个人一定要有的就是感恩心,就是为他人的心,就是不自私。”这也是为孩子建立是非判断的开始。『教育名言』鸦有反哺之义,羊知跪乳之恩。——(中国)《增广贤文》生活就是一面镜子,你笑,它也笑;你哭,它也哭。你感谢生活,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;你不感谢,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,最终可能一无所有!——(英国)萨克把诚信言行示范给孩子诚信是为人之本,有一句话这样说:“什么是富贵?知足则富,人敬则贵。”只有正直、诚实、守信的人才会得到他人最大程度的尊敬。而诚信与金钱、权势、美貌相比,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是一个人最真实、最宝贵的财富。所以,请和我们的孩子一起走向光明磊落、轻松美满的人生大道吧!『经典事例』孟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。他一生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,游说各国,推行仁政,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,被尊称为“亚圣”。记录了他言行、思想的儒学经典《孟子》,至今都是世人为人处事的重要标准。而这位中国的“亚圣”有一个“言必信、行必果”的母亲。孟子三岁丧父,孟母发现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,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,孟母举家三迁。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早已被传为佳话。其实,在孟母培养孟子的过程中,有一个经历让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位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。那时,孟子很小,有一天,孟子听到邻居家的猪叫声,便好奇地问母亲:“那是什么在叫啊?”孟母看着孟子可爱的模样,随口逗孟子说:“是杀猪,好煮肉给你吃啊!”话音刚落,孟母就后悔了,因为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没有买肉的打算,只是随口一说,可是如果不兑现,岂不是在欺骗孩子,同时也在教孩子撒谎啊!孟母想起自己怀孟子时,为了使孩子出生后为人正直,肉切得不方正自己都不肯吃,座位摆得不正自己都不肯坐,现在自己却来骗孩子,真是不应该啊!想到此,孟母就去买回猪肉并煮给孟子吃了。『教育感悟』从此看出,一位希望孩子正直诚实的母亲,对自己无意中说出的错话而后悔不已,为了弥补过失,母亲兑现了这随口的“承诺”。这位伟大的母亲以身作则、严于律己,才培养出了一代儒学大师。曾听过一句话:“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伟人,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人,但是,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。”的确,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,都和周围的人有一种相互合作、相互依存的关系,而如何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?只有有信用、讲诚实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。在一次访谈节目中,主持人请时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先生给“创新、诚信、智慧”三个用工标准要素排一下序。李开复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“诚信第一”。同时,他也讲述了他面试一位应聘者的体会。当时,一位应聘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非常出色,但这个人表示,如果录用了他,他会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。李开复先生说:“不论这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,都不能录用他。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。”其实,我们在面对这些事例和大道理的时候,都会清醒地说:“诚信很重要!”也许,大家当被问到一个问题:“你撒过谎吗?”大多数的人会说:“撒过。”当然,除了善意的隐瞒之外,我们是否问过自己:为什么要撒谎?我们在抱怨这个社会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,我们在发愁孩子们谎话连篇、考试作弊,我们可能一度成为假食品、假药品、各种假货的受害者……可是,我们是不是依然在说一套,做一套,随口答应的事可以不兑现?那就别责怪我们的孩子会撒谎,会撒谎的孩子长大了,就制造出假东西害我们。到底“谁”要为诚信危机负责?『身体力行』无论我们是否已为人父母,我们都应该为这个社会最起码的安定付出我们的诚信。1.做一个以诚相待、表里如一的人。在生活中大家都希望得到信任,获得尊重,而被尊重不一定是多有钱、官位多高,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长久的尊敬。平日里,我们答应别人的事,应该及时兑现;没有打算或没有能力做的事,绝不承诺;与人约好的时间,尽量不要迟到;制定的规则,大家共同遵守……不仅如此,我们一定要表里如一、不虚伪、不造作。生活中,我们背后对某人很不满,但见面时会不会假装格外热情?我们新买的衣服,被朋友问到价钱时,会不会因为虚荣而报高价格?我们明明因为什么而心急如焚,会不会因为面子而故作镇定?我们教导儿女要遵守交通规则,自己是不是在乱闯红灯?请学着表里如一,只有表里如一的人生才是轻松的人生。2.不随便许愿,许了愿就信守承诺。生活中,我们会经常遇到别人的托付和请求,“答应”不是唯一的选择,而应该考量自己的能力和兑现的可能性。如果答应了自己能力以外的事,兑现起来使我们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轻易放弃又会让我们失去诚信。所以,不轻易承诺,但答应了就要绝对兑现。这不仅限于成年人之间,对孩子更应该言语谨慎。面对孩子的要求,不要随口答应,而是想清楚是否该答应,答应了是否能兑现。答应孩子周末去公园,就一定要去,别把孩子不当回事,说到就一定要做到。3.无法兑现,请学会道歉。如果我们因为无法避免的原因,而不能应邀或不能兑现承诺时,请及时向对方讲明真实的原因,并表示歉意。对待孩子也不能例外,成年人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突变,但孩子对早已安排好的活动异常期待,在实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,请向孩子耐心解释,并取得孩子的理解,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补上对孩子的这次亏欠。所以,讲明原因,学会道歉很重要,只有真诚的歉意才能获得最大的谅解。『教子参考』父母言语行为的诚信是影响孩子是否诚实的关键,但在与孩子对应中,请注意以下几点:1.不随便哄骗、吓唬孩子。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、哭闹的时候,父母为了及时制止孩子,可能会使用哄骗、吓唬的语言。父母可能会说:“宝宝乖,你只要听话,妈妈就给你买糖吃。”好了,孩子真的不哭了,做妈妈的真打算给孩子买糖吗?父母也可能会吓唬孩子:“你再哭,我就把你送人。”如果孩子继续哭,父母也不可能把孩子送人。所以,父母在与孩子应对时,千万不要说不可能实现的语言。别轻视这些细节,这就是在无形中帮助孩子建立诚信意识。2.帮助孩子学会守时和遵守规则。孩子的生活相对比较单纯,父母应帮助孩子无条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,包括准时上学、不随便缺课……引导孩子明确:遵守集体规则是守信的表现。孩子和小伙伴相处时,父母应关注孩子是否有耍赖、说话不算数等的毛病,这些都是孩子是否诚信的具体体现,应给与正确引导。3.积极肯定孩子的诚实,不过分责备孩子。对于孩子的诚信教育,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外,特别要注意的是:当孩子犯错时,澄清事实很重要,不要凭空怀疑孩子,也不过分指责孩子。孩子撒谎一般都是害怕父母和老师的批评,才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。而当孩子把事实真相讲清楚时,父母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诚实,赞赏孩子勇敢坦诚的美德,再根据情况适当的批评,起到提醒警戒的作用就好。切记就事论事,而不是揭孩子以前的伤疤。当孩子有一颗对父母敞开的心时,他一定会很诚实的。另外,当孩子做到了诚信言行时,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与孩子肯定与表扬,以加强孩子对诚信言行的重视程度,这能让孩子在以后做得更好。『教育名言』凡出言,信为先;诈与妄,奚可焉?——(中国)《弟子规》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。——(德国)海涅用人格魅力熏陶孩子所谓人格魅力,是指一个人在性格、气质、能力、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吸引人的力量。作为父母,想教育好孩子,自己必须首先具备人格魅力,这样才能吸引孩子,孩子自然也会受到父母人格魅力的熏陶。人格魅力是每一位父母都渴望具有的,但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才能成就。所以,无论您现在是贫穷还是富有,是普普通通还是颇有名望,都请通过学习提升智慧,通过练习放下自私,这样您才会和孩子一起成就魅力人生。『经典事例』被誉为“千古良相”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外交家。他“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”的高尚品格,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敬仰和怀念。这样一位忠君典范一直以崇高的人格修养熏陶着他的子女。他主张“勤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平时勤于政事、尽忠职守、刚正不阿,而且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他自己虽贵为蜀相,但绝不依仗权位增值私产,封妻荫子。而且,他还经常把儿子送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。他绝不偏袒亲属,知道侄儿无力担当重任,则主动要求将其调离。他认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涵养身心,在淡泊中才能培养德行。他经常提醒儿女戒骄戒躁,“慕先贤”而立“高远之志”。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子女们都养成了公正、勤俭、坚韧的人格品性。长子诸葛乔成为蜀国大将;次子诸葛瞻尽忠报国,战死绵竹;三子诸葛怀终身不仕新主。诸葛后代各个都为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。『教育感悟』了解诸葛亮事迹的人,无不为他过人的智慧而赞叹,更为他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精神而动容。生活中,我们肯定有过被某人的举动而触动心弦、为之敬佩的时刻,而这个时刻无疑是源于行为人一颗“无私”的心。所以,与其说诸葛亮用他正直、勤奋、尽忠职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的子女,不如说他无私的心境感染着我们。因此,一个真正无私的人,一个肯为他人、为家庭、为社会、为祖国、甚至为人类心甘情愿奉献的人,所到之处,无时无刻都会散发出崇高人性的光芒。也许,您会觉得这个标准高过实际。其实,当您在公车上把座位让给需要的人时,相信您是体谅到了他的辛苦;当您扶住正欲跌倒的小孩时,相信您是不想让他受到创伤;当您面对前来道歉的同事,您宽容的笑容和耐心的沟通是为了让对方不要太自责……那么,这每一瞬间,哪怕只有一秒,那时那刻的您都是为了别人,这一刻就是光芒四射的一刻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一刻,当一刻变成时时刻刻,您就是一个无私的人。您的人格魅力就会随处释放,孩子感受得到,家人感受得到,朋友感受得到,社会也感受得到!『身体力行』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是数之不尽的,这里列举一些有吸引力的品质,希望为人父母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。1.心胸开阔,笑脸迎人。上天赋予人类一个特殊的权利,就是“笑”,世界上有很少的物种有这种表情肌。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迎面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女,她微笑着与我擦身而过。此时,她用表情告诉我: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。当我们去一个服务场所,都不希望看到愁眉苦脸的服务员;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,都希望看到家人欢迎的笑脸;当我们清晨起来,都希望听到一句快乐的“早上好!”即使是困境中,我们都希望有积极乐观的信念注入……别小看这一个表情,常常笑的人一定有健康、乐观、开朗的性格,一定有开阔、包容、豁达的胸襟。当我们微笑的时候,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别人,而不是自己。2.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力。一个思维敏捷并能对周围事物做出准确判断的人,容易在大众中赢得威信,会有较高的魅力指数。而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自我反省中培养出来的。面对身边的大事、小事,如果我们不仅仅看表面而人云亦云,而是从结果去找原因,再从原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,此时,您体会到的不仅是事情清晰的脉络,更会理解对方。长此以往,“有容乃大”的魅力会渐渐融入到您的生命中。3.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。曾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。”没错,往往事情发展方向就被一个小小的情绪所支配。这里的情绪就是冲动,我们可能会在一气之下做出什么行为,此时,我们只想着要出气,而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和对方的感受,而这种不理智会把我们推向未知的深渊。所以,当我们特别想发火的时候,忍一忍;当我们特别想怒吼的时候,忍一忍;当我们特别想表现自己的时候,忍一忍……忍住之后,平静下来的理智是清醒的,是利于双方的,是可以让人信服的。4.具备坚强的意志力。如果一个人有坚强的毅力,他自然是被尊敬和佩服的。看看残运会的运动员们,他们残缺的身体并没有掩盖住他们顽强的意志。在他们的人生中,坚强、忍耐、不懈的奋斗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力。而我们健全人,请在选定了人生目标后,不轻易放弃,路途中会有坎坷,但那一定是我们走向成功大门的钥匙,相信坚定的毅力会为我们人格的完善增加一道光环。『教子参考』其实,人格魅力是说不尽的话题,举不完的例子。但很明确的是,作为父母,您希望您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素养,父母本身先具备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,以下几点是任何一位父母都应注意的:1.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,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都离不开这个环境。而家庭教养模式大致有三种:专制型、放纵型和民主型。一个在专制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,一般都胆小、孤僻、自信不足;而放纵型家庭中培养的孩子都比较自私、任性,不易被群体接受。所以,父母应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、和谐、温馨的家庭气氛,在这个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性格开朗、自信、独立,有爱心,喜欢与人分享。2.以鼓励式教育为主。可能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体会鼓励的力量,但实际上,鼓励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。特别对于孩子而言,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探索的开始,孩子能有多少潜质被激发出来,完全看父母是多批评还是多鼓励。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人士,早在小的时候就被确定是“不理想的种子”,可是,事实是他们在某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,那正是因为有另一股力量叫“鼓励”。3.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。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,人格魅力的基础至少是独立自主。有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成为所谓的“啃老族”,能怪他们吗?细看他们的成长经历,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大包大揽。所以,父母要让孩子具备较完善的人格,特别不能忽视的就是对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,简单一点就是经常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。过程中会遇到困难,但正好磨练他坚强的意志,克服困难后会建立难得的自信。这一切都是要孩子亲身经历才能获得的。『教育名言』一个人必须剔除自己身上顽固的私心,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自由表现权利。——(俄国)屠格涅夫即使是孩子,也有一个人格,也是一个独立的人,这个前提必须明
该章节不可预览
该章节不可预览
最新评论